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研究成果

杨增岽: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科学蕴意

发布时间: 2022-03-08


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科学蕴意

作者简介:杨增岽,法学博士,威尼斯432888can教授。

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制度体系研究”(20ZDA022);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历史、理论与现实三重维度下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研究”(19LLKDA00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①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是全会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的重大论断。这一论断对于深刻认识新时代我们党的重大创新成果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如何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科学蕴意,本文初谈一点认识。

“时代精华”属于重大的理论判断和最高层级的哲学范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从语法角度看,“时代精华”是本句的中心语,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价值,是本条表述的一大亮点。“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所谓“时代精华”,指的是一切理论问题和对时代性问题的解答必须最终凝聚为普遍性、概括性的科学理论,成为一个一目了然的精巧体系,达到之于具体实际“形而上”的层次。时代精华意味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蕴涵实践性和真理性两种品格。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③从客观历史条件来看,当今“时代”就是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出现重大变化的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我们置身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历史际会。与此同时,“时代”又意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植于“实际”,是“实际的呼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因此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只有符合特定时代条件且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才能成为“时代精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理解这句话需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内在联系。当狭义地理解文化概念时,文化的核心即是价值观。一定的价值观自然蕴含和彰显着一定的精神气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和蕴含着最为深层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鲜亮底色,也孕育并支撑了中华民族迄今用以思考问题、观察世界、品味人生的独特价值观念体系。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特别是奋斗中培育、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因而,中国精神与中华文化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内在关系,中国精神既在中华文化中得以孕育,中华文化又在中国精神激励感召中获得发展。

我国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若将民族文化比作“银河”,那么民族精神就是银河中闪烁的星辰,以其夺目的光焰为后来人荡涤黑暗、指明方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时代有相应时代特征的精神风貌,不同的个体、群体和民族会呈现出不同的精神状态和样式,其既是社会存在、实践活动的真实反映,也是其社会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当代中国精神不仅是当代中国人一切实践创造的精神画像,而且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精神动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①。中国精神是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更精髓、更抽象、更有力的文化表征和精神标识,其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两大基本特征。

一方面,中国精神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②。中国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话语词汇,也不是近年来偶然萌生的文化现象,而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历久弥新的文明精粹,是中华儿女艰苦奋斗玉汝于成的正面形象,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感召下生成的宝贵财富。在另一方面,中国精神具有鲜明时代性。当今中国,中国精神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和“改革创新”是最鲜明的时代性特质。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③。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实践内容和要求,不同时代的人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因而会铸就不同时代的精神品格。这就意味着,随着人类实践在时间中的不断展开,变化发展的时代问题也必然要用与时俱进的实践来回答,也必然不断孕育新的精神风貌,不断凝聚新的精神力量和展现新的精神样态。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必然生成和丰富着伟大的中国精神。最终,“历史性”和“时代性”在新时代交汇,被总结为“伟大中华民族精神”。这是一种在历史中清晰可辨,在实践中不断延续,在生活中不断新生的精神谱系,是每个人都能言说的中华文化,是整个民族珍藏的共同记忆,是中华文明对外展示的正面形象,更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自觉、文化自信。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需要把握以下向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延续和彰显着最为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深刻汲取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价值理念、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反过来,新时代新思想也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持久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①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②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要真正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就必须摒弃“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③。“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我国古代历史中充分汲取了国家治理的智慧和经验。“要了解今天的中国、预测明天的中国,必须了解中国的过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当代中国人的思维,中国政府的治国方略,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⑦、“民为邦本、本固邦宁”⑧等民本思想,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蕴含着许多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治国理念,这些理念都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的价值理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有着同源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要求和倡导的主要价值观念实际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得以生动体现。大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重维度总结了当代中国人的正确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孕育了中国人“爱国—处世—修身”三位一体的人生哲学。我们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有“思诚者,人之道也”的诚信品格;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友善宽容;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昂扬斗志……。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国家—公民—社会”的一体化和“社会主义—传统文化—世界文明”交融性是当代中国价值理念建构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在当代,自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倡导的基本价值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现实的中国,又根植于历史的中国,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同时,其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论述,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断重要观点,也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对待传统与现代关系问题上走向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华文化中依循和生发出适合于全人类的文明曙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能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不同于西方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并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畅想和“一带一路”倡议等,都是中国共产党秉承胸怀天下、放眼世界的积极态度,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基础上为人类文明进步提出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的典型范例,都直接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综上,作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科学判定和理论定位,“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新论断以历史照亮了现实,又以现实回温了历史,以极高的逻辑思维水平和学理概括能力,把握住了思想之源与流、古与今的关系,属于一定历史条件下思想理论判定的最高层级的哲学范畴,需要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领会和研究。

文章来源:威尼斯432888can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总第289期)

 

 

 



Copyright © 2018 威尼斯432888can(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